繁花似锦满目新——崇左文化艺术发展蓬勃步履铿锵
一首首好歌,一出出大戏,一桩桩文化盛事,一片片斑斓的文化记忆……无不令人为崇左“十三五”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感动。而且好戏连台,“十四五”开局之年伊始,崇左文艺业又传来特好消息,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崇左舞蹈作品《夜了天》成功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创作精品,成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的广西唯一的舞蹈作品
△舞蹈《夜了天》荣获2020年“决胜小康 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一等奖,并成功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创作精品
崇左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大力实施精品工程,近年来文艺佳作频出:壮族天琴唱腔《咪洛甲》、歌曲《醉在边关美女村》以及小歌剧《界河春》等三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实景演出《花山》入选年度广西特色旅游演艺项目,民族小歌剧《这里有座桥》入选年度广西优秀剧(节)目。歌曲《风中岁月》、小品《梦圆了》等一批作品代表崇左参加全区基层文艺会演和全区音乐舞蹈比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殊荣。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花山》入选2019年度广西特色旅游演艺项目
崇左边城,丰饶厚土中的文化基因犹如种子的力量,几年间便结出了累累硕果。如今,以文惠民、以文兴业、文旅强市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无论在城镇还是乡村、学校还是社区,多元文化的触角在南国边关不断延伸……
深挖地方特色,营造“百花齐放”艺术氛围。紧紧围绕花山文化、红色文化、壮族文化、边关文化,大力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成功打造了大型花山风情音舞境《骆越天传》、实景演出《花山》、山歌剧《琴满边关歌醉龙州》、舞蹈《追着我的旗》、《夜了天》等独具崇左地方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
△大型花山风情音舞境《骆越天传》剧照
同时,设立壮族天琴艺术传承保护发展资金,组织开展壮族天琴艺术素材收集整理、壮族天琴歌曲征集、壮族天琴音乐会、壮族天琴改良等系列活动。2019年以来,累计采访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和大新县四个边境县(市)天琴民间艺人280人,采集天琴素材44个,视频95个,音频24个,图片95张,文本材料29个,新创作天琴歌曲10余首,完成低、中、高音系列天琴改良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壮族天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在重大赛事和演出活动中锤炼文艺队伍。在演出中检验文艺作品质量,围绕“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文化扶贫惠民演出暨戏曲进乡村活动等主题活动,五年来开展演出活动2000多场次,惠及群众100多万人次。
△组织开展文化扶贫惠民演出暨戏曲进乡村(进校园)活动
在重大文艺赛事中锤炼文艺团队创作和演艺能力,在全区基层文艺会演、全区音乐舞蹈比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殊荣,累计获得一等奖9个,二等奖9个,桂花金奖1次、桂花银奖1次、桂花表演奖1次、桂花音乐创作奖2次、桂花舞美设计奖2次。
△群舞《追着我的旗》荣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第七届全区基层群众文艺会演一等奖,荣获第十届广西音乐舞蹈比赛二等奖
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崇左文化艺术影响力。2019年以来,以壮族天琴艺术为代表的崇左文艺代表团参加2019年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23届曹禺剧本奖颁奖晚会、第十二届中国文化艺术节、《中华民族一家亲》2019新春音乐会、广西卫视《壮乡春早》春节晚会、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桂黔滇三省区民族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等区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并受邀赴泰国、越南、香港、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壮族天琴艺术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19年,我市文艺代表团应邀赴泰国开展文化交流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夯实文化艺术发展基础。坚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打造一支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文艺人才队伍。组建了崇左市天琴艺术传承创作中心,核增了事业编制和聘用人员共20多名,不断加强天琴艺术创作和研究人员队伍建设;与广西艺术学院联合举办了壮族天琴艺术传承人研修班,邀请区内知名专家对全市40多名从事天琴艺术传承和教育工作的学员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培训,为壮族天琴艺术的发展储备人才力量;组织举办了旅游景区文艺演出培训班,强化对旅游景区文艺演出工作的指导,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过去的五年,崇左在构建文化事业“金字塔”的大背景下,一方面坚持对传统历史文化的传承,一方面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和发展新格局。那一个个灵动的数字代表着崇左文化事业的辉煌,同时也在向人们昭示:崇左的文化艺术正和着新春的节拍,踏准时代的鼓点,步履铿锵地迈进波澜壮阔的“十四五”。